成立于2003年,企业驻场式咨询模式开创者
专家热线:139 2212 9159
400 991 0880

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8-09-15     浏览量:3823    来源:正睿咨询
【摘要】:我们认为,企业的改变一定从关系的改变开始,一般组织和高效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老板与员工关系的改变,即由雇佣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为了理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个论断早已耳熟能详。其中的“关系”二字,我们可以用来说明组织与高效组织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认为,企业的改变一定从关系的改变开始,一般组织和高效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老板与员工关系的改变,即由雇佣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为了理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一个美国人开着一辆德国设计、墨西哥组装,零部件由韩国产的钢、马来西亚产的橡胶,有美国和日本制造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品牌车,到一家由英国BP公司拥有的加油站去加由法国石油公司从非洲沿岸油井打上来的油。开车途中,美国人用芬兰人设计的、在德克萨斯州组装、配有中国台湾产芯片的诺基亚手机与其股票经纪人通话。她委托股票经纪人代为购买德国电信的股票,该德国电信公司已从原来的国有垄断企业转型为一家全球化公司,那是一位能力强的以色列籍CEO的作为。她打开在马来西亚的日本公司制造的车载收音机,听瑞典人作曲的,一群与法国音乐公司签约并在美国推销唱片的丹麦人用英语演唱的街舞歌曲。

  从雇佣到合作形式的转变是与这个大时代紧密相连的。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全球市场的巨大变化,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轰然到来。我们再也不是生活在那种缓慢的闭关锁国的时代了。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在摆脱原来那种相互隔离、相互闭塞的局面,正逐渐以竞合的方式融合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性经济体系。全球市场内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国际上尚且如此,在国内更是如此。开放,合作,发展,共赢这些成为时代的主题,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

  合作共赢,这是大势所趋。孙中山先生断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一个企业或老板如果还活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无异于固步自封。企业的合作方式固然有很多种,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日益加深,早已超出了行业、区域、国界等的限制。就像上面那幅画面描述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上一方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产品和服务市场分割也越来越细分。分工的越来越细分,也就必然决定了合作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从国内来看,自建国以来,我们国家企业的劳动关系经历了由终身制向雇佣制的转变。与之相应的是企业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因为终身制加之政治因素,员工普遍是吃“大锅饭”的心态,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全面铺开,以及随后的国企改革,劳动关系开始转向雇佣制。在起初,雇佣制给了人们一个很朴素的观念——“干活才有饭吃,干好才能长久”,这大大地刺激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并且解放了人的思想和身体。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和政府是管的太多了,甚至涉及到了员工的婚姻等私人领域。长此以往,国家受苦,政府受累,百姓受穷,可见出力不见好。实践也证明,计划经济不能真正解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雇佣制的出现,无论就企业还是员工来说都增加了互选的弹性,从此市场变成了双向选择,企业可以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员工,员工也可以随时选择离开,用脚来投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的逐步完善,企业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也逐渐得到保障和规范。

  雇佣制说到底就是一种“买卖”关系。老板付出金钱,员工出让自己的劳动力、时间和服务等。在这过程中,老板和员工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老板的思维是先投入,后回报;员工的思维是先回报,后投入。老板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买地买设备招聘员工等,但是他们的前期投入并不能确定后期能否收回投资以及回报是多少。员工面试招聘,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我的工资是多少,工资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他就不会接受这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显而易见老板承担更多的风险,当然,有多大的风险就意味着有多大的利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老 板担心有投入没回报,即“花钱办不了事”;员工担心的是“办事了拿不到钱”。老板和员工的矛盾常由此而生,这也是劳资矛盾的根源。

  合作,简单说就是在共同搭建的平台上实现大家的梦想。公司不是老板一个人的公司,也不是几个核心成员的公司,而是所有员工的公司,更是社会的公司。如果老板认为公司是他个人的公司,那么这个公司一定会出现问题。通俗点讲,就是“家天下”还是“共和制”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板一方面口口声声讲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告诉员工“企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另一方面却把企业当成自己个人的,甚至为所欲为。在这里,老板说的和做的就成了“两张皮”,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发展,必须让员工都有纯净心,让他在企业里能有归属感,能够持续看到奋斗的希望。作为老板,必须始终清楚企业的性质,很多企业的倒垮说到底就是在这个认识层面上出了问题。企业既是承载和成就老板梦想的舞台,也是承载和成就所有员工梦想的舞台。稻盛和夫讲到“企业就是一个道场”,这个道场不仅是老板也是所有员工修炼和成就的道场。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做得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清楚企业的性质。现在很多企业的老板对这个概念很模糊,甚至企业上市了还是做着“家天下”的迷梦。

  对于老板而言,有合作的心态和行为绝不是意味着亏损,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共赢。合作,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安定感,他能安心为企业做出贡献吗?这就像两口子过日子,如果天天闹离婚这日子肯定也过不好。对于管理者而言,合作才会让他有更强烈的感觉,出了问题他连筋带肉有痛感,企业做大了他能够分享得更多的利益并更有成就感。现在很多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都是被动型的管理,就是每天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处理企业的异常问题。当然,这涉及到管理的诸多问题,在此暂且不论,最根本的是管理者没有合作的心态。当职业经理人真正拥有了合作的心态,就等于他把自己的心交给了企业,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家里出问题了,他还会坐视不管不理吗?他会主动找事情做,而不是等着事情找他来做。他的工作才会变成真正的自动自发,而不是被动应付。心态的不一样,结果就有天壤之别。对员工而言,亦是如此,企业留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十大心法里我们讲到的第一个颗心“纯净心”就这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一般会对新来的员工只有一个要求——“把你的心交给我”。员工把心交给了老板,就等于把心交给了企业。员工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其他一切的问题就有了可能。心的交付,这样才会把员工的价值最大化。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实际上就等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企业的内部需要合作,企业之间亦心需要合作。合作是有关双方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在充分认识到彼此目标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进行广泛的、全面的写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应,它可以被看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而自愿进行的协作性和互利性的关系。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与合作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合作有利于充分提高竞争效率。合作并不是否认竞争的存在,而是竞争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层次上出现,有利于企业从原来的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从恶性竞争向塑造比较优势的竞争形态转变。双方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从而进行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竞争。在现实世界里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合作的优势可以通过外部竞争的压力来体现。

  竞争双方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依赖的一面,若能找出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并为实现共同利益而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先把“蛋糕”做大,就能实现“共赢”,至于把“蛋糕”分配公平那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了。当然,市场也不是和平的,竞争不可避免,关键是避免恶性竞争,共同维护游戏规则。因为恶性竞争和破坏游戏规则会导致两败俱伤,而良性竞争能推动双方共同前进。从本质上说,市场是竞争与合作的混合体,既存在着利益分割矛盾,又存在着共创市场的互惠可能。

  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调的是合作、分工、共赢的理念。雇佣关系越来越淡化,合作态势越来越明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亦是大势所趋。合作,就是团队协同作战。现在的市场竞争早已不是单打独斗,老板独自撑起一片天。越是市场竞争激烈之地,大规模的军团协同作战的特点越是明显。合作,意味着要有取舍,也就是牺牲精神。什么是牺牲精神?就是团队需要你做红花的时候,你要做红花;团队需要你当绿叶的时候,你要当绿叶。有舍才有取,有舍才有得。但无论当红花还是绿叶,都是为了共同的利益。牺牲,不仅是角色的牺牲,有时还需要局部让利,局部让利才能达到组织共赢,组织共赢才能最终体现个体的价值。

 

免费获取咨询方案

 

上一篇:马斯洛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下一篇:合作成功要过两道关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中洲中心北塔20楼
400-991-0880
zrtg888@163.com

关注正睿官方微信,获取更多企业管理实战经验

预约专家上门诊断服务

正睿咨询官方视频号

金涛说管理视频号